
上市公司壹傳媒(282)再有高層涉嫌干犯港區國安法被捕,引發社會大眾高度關注。繼創辦人黎智英在去年8月被捕後,壹傳媒及《蘋果日報》行政總裁、總編輯等5名高層在上周相繼被捕,政府並凍結集團旗下3間公司合共1,800萬元資產,銀行不能處理相關帳戶,令壹傳媒或因資金問題而未能運作。
壹傳媒有限公司董事會今日(21日)開會,大比數通過去信保安局,申請要求解凍部份資產,以免因欠薪而違法。董事會亦決定本周五(25日)再開會,屆時再決定《蘋果日報》是否停止運作。網上就廣傳「內部消息」指,同事可在今日無需通知期辭職,一直有傳《蘋果日報》會在七一前被取締,但上市公司高層被捕及《蘋果日報》或面臨結業,消息在社交媒體上確實造成多大衝擊?且以大數據作分析。
截至6月21日(周一)下午17:30,ASI大數據顯示過去7日,提及「蘋果」或「壹傳媒」的新聞、討論區帖文及YouTube影片,共有5,784則帖文,產生逾180萬次互動量(包括讚好、分享及留言),互動量屬於極高水平。最高互動量的5則帖文當中,有3則來自非建制的網媒《立場新聞》,另有2則為建制派YouTube政論影片,意味不同陣營在過去一周都甚關注《蘋果》的進展。
至於以非建制派用戶為主的Facebook專頁方面,互動量逾156萬,互動量同屬極高水平。若以每則帖文的平均互動量計則達1,198次,較新聞平台(帖文平均互動量311次)多近3倍,意味Facebook專頁每則帖文都甚引起公眾反應。


再以系統比較過去7日所有(ALL)新聞、討論區及Youtube影片及「蘋果」相關帖文的互動量,可見自上周四早上5名高層被捕的消息傳出後,兩者的分享量甚為貼近(紅框),意味事件為過去一周其中一個主要新聞焦點。

Facebook專頁留言方面,過去7日累計逾5.6萬則,粗口量在周四午最高見約75%,兩者均屬甚高水平,其後的粗口量亦平均逾兩成,意味公眾對過去一周有關《蘋果》事件的進展都十分不滿。至於以年輕非建制派用戶為主的討論區方面,7日留言累計約3.6萬則,粗口量在周五午最高見約三成,兩者同屬甚高水平,意味年輕一輩對事件同樣不滿。


再以Heatmap 3.0審視兩大陣營過去7日反應,非建制派Facebook專頁的首七個關鍵字彙都和事件有關,如「appledaily hk」、「羅偉光」及「壹傳媒」等,影響佔比近四成,意味此事為非建制派Facebook專頁過去7日的焦點。非建制派對「appledaily hk」的讚好和「嬲嬲」遠超其他表情,而建制派Facebook專頁就一面倒讚好。總體而言,非建制派單是「嬲嬲」已超建制派所有表情之總和,意味前者對《蘋果》的相關事件有較大反應。


「國安法」在港實施近一年,「記者成為新聞主角」已屢見不鮮,但當新聞頭條由一個記者躍升至一間有數百僱員的傳媒機構,看官或對「二次回歸」下的「新香港」會有更深一層體會。值得留意的是,《蘋果日報》為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刊物,事件若被質疑為「未審先判」或令投資者蒙受損失,引發普羅大眾關注的同時,或同時觸動國際投資者的敏感神經。